科研工作

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经验
更新时间:2020/9/23 9:45:27    来源:科研处    作者:赵国松     点击数:

 

内容提要:新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经验丰富而珍贵,主要是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必须坚守人民利益至上的根本立场;必须坚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必须发扬敢于战胜任何困难的斗争精神。

关键词:党的领导   站起来  富起来  强起来

作者简介:赵国松(1965—),男,汉族,河南焦作人,中共焦作市委党校党建教研部副教授,长期从事党史、党建理论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已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时代。认真回顾这70多年风雨兼程、砥砺前行的峥嵘岁月,深刻总结这70多年底蕴厚重、历久弥新的历史经验,对我们今后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成功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 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是人民和历史的选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社会主义的中国,就没有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和明天。这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得出的最重要、最基本的结论,也是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最重要的历史经验。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集中体现于:形成一个团结稳定领导集体的同时,也形成了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这个核心都具有推进伟大事业的强大政治决心、强烈政治担当。这是我们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新中国之所以能站起来,决定性因素是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坚强领导。一个是1946年敢不敢进行自卫战争,一个是1950年敢不敢进行抗美援朝战争,这只有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才能下这样的决心,将面对的困难作出全面思考和周密应对,才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正如1989年邓小平同志所讲:任何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特别是我们这样一个实行集体领导的大党,更要有个领导核心。是党的建设需要始终面对的重大问题从理论上讲,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如果领导集体强调的是发扬充分民主,那么领导核心强调的就是实行必要集中,两者不可偏废;从实践上讲,没有核心的领导,曾使我党吃过大亏。1935年遵义会议前,从陈独秀、瞿秋白、向忠发、李立三到王明,都没形成一个有力中央,他们都没成为真正核心,因此党的事业一再遭受挫折。遵义会议上,党实际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从此中国革命一往无前。建国后,因有毛泽东同志作领导核心,即使文革中先后出现了林彪、江青两个反党集团,党也终能渡过难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因有邓小平同志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党的领导始终稳定,改革开放大业顺利推进,引领中华民族富起来。党的十八大后,在推进“四个伟大”实践中,习近平同志事实上已成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因此十八届六中全会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这是党心军心民心所向。正是有这个核心,党的领导得到全面加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重大进展、发生历史性变革,引领中华民族日益强起来。因此今后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树牢核心意识,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迎接一切挑战,战胜一切困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道上奋勇前进!否则,一旦在这个问题上犯错误,结果必然是灾难性、颠覆性的!

二、必须坚守人民利益至上的根本立场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党和国家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党必须坚守人民利益至上的根本立场。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党作为执政党,始终坚守这一根本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与人民手牵手、心连心、风雨同舟、紧密联系,坚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贯穿到全部实践中,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中国人民。这主要体现在:一是通过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从根本上代表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极大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巩固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为中华民族复兴奠定了根本的制度基础。二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政治独立后又赢得经济独立,不仅将“东亚病夫”的帽子甩到太平洋中去,而且积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经验,形成了立足国情的政治、文化制度和有计划、有秩序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这为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准备和牢固的物质基础。同时,建立起了覆盖城乡的、低水平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使国人的平均寿命由原来的35岁提高到68岁。三是通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现前所未有的发展。先后于1999年和2010年跨入下中等收入国家和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让7.5亿人口成功脱贫,中华民族富起来逐渐成为现实。目前中国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及制造业、货物贸易、外汇储备第一大国,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者,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大为提高,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大为增强。这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开辟了光明前景。四是党坚持从人民利益出发,凡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如上世纪50年代开展的三反五反运动,及时清除了党的队伍和国家干部队伍中的腐化分子;上世纪80年代“积案积信如山”情况下,党对人民高度负责,大力整治走后门、走私等经济社会领域的不正之风和犯罪活动;上世纪90年代党又重点查处土地批租、金融资本和生产资料等生产要素领域的犯罪活动;进入新世纪后,党又抓住征地拆迁、企业改制、环境保护等问题,查办干部滥用职权、贪污贿赂、失职渎职案件;党的十八大后,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落实八项规定精神反四风,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大力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尤其是扶贫领域的违纪违法行为如贪污挪用、截留私分、优亲厚友、虚报冒领、雁过拔毛、强占掠夺等,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赢得了民心,厚植了党的执政基础。总之,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政治立场,是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障,也是一条极重要的历史经验

三、必须坚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实现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是个重大原则问题。一方面,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真理,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但必须本土化、时代化,才能真正发挥指导作用、转化成强大的物质力量。正如恩格斯所讲“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另一方面,更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只有坚持这个原则,马列主义之“矢”,才能射准中国问题之“的”,克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这两种错误倾向,找到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正确道路。可以说,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在总体上始终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向,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党在幼年时期,由于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不足,对于中国社会状况、革命特点不甚了解,还不善于将马列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使革命出现了严重曲折。遵义会议后,党的理论和实践逐步走上了正轨。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党领导人民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一中国民主革命的独特道路,建立了新中国;找到了一化三改、一体两翼”这一社会主义革命的独特道路,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主题。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新鲜经验的基础上,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理论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党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及时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自身建设的首要问题,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借鉴国内外发展经验,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中国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继续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提出了“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总之,始终不渝地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这一原则,是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兴衰的重要历史经验。

四、必须发扬敢于战胜任何困难的斗争精神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党和国家面临的挑战、遭遇的压力,以及需要完成的任务世所罕见!因此任何情况下,特别重大历史转折关头,要勇于直面一切困难,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具有强烈的历史担当精神,也是新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一条重要历史经验。早在党的七大时,毛泽东同志就对抗战后党将遇到的困难作了17种预判,其中已把蒋介石重起内战包括在内。因此到1946年,面对蒋介石依靠美援悍然挑起全面内战、并扬言3个月消灭共产党的严峻形势,毛泽东同志作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英明论断,领导全党全军进行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解放战争,结果仅用3年多就取得了全国革命的胜利,一个新中国就此站了起来,极大改变了世界的政治版图,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1950年8月朝鲜战争爆发。面对美军不可一世越过三八线、直扑鸭绿江边的危局,毛泽东同志在充分研判敌“钢多气少”、我“钢少气多”的形势后,代表党果断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决策,经过3年多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出了中国人的威风,打出了新中国的大国地位,也打出了几百公里的安全纵深,为国家和平建设提供了几十年的安全环境,这一点影响至今。后来在越南战争中,美国顾忌中国政府的严正警告、没敢越过北纬17度线就是最直接证明。因此抗美援朝战争是名符其实的“立国之战”,我们现在所享有的大国地位及一切国际利益,都与此密切相关。这种历史担当精神需要继续弘扬,去夺取前进道路上的新胜利。十年文革结束后,面对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温饱没有解决、科技教育落后的严重困难,敢不敢冲破“左”的思想以及高度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再次考验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负人民重托,首先开启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接着在1978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果断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通过改革开放,中国以巨大的发展成果再次惊艳了世界!党的十八大后,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长期艰巨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清醒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绝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可以实现的,还有许多的“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去攻克,因此我们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里强调的斗争,不是过去那种疾风骤雨式的阶级斗争和大规模的群众运动,而是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的一系列伟大创新创造,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实施的突破遏制、回应挑战、补齐短板的斗争,是以党的自我革命动伟大社会革命的斗争,如反腐败斗争、党内思想的斗争、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文化领域的斗争、维护法治的斗争、反分裂斗争、军事斗争、反殖民反霸权斗争、国际反恐斗争、同保护主义的斗争、禁毒斗争、同自然灾害的斗争等。面对上述新形势新挑战,我们必须发扬革命精神,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在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坚定不移,在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敢于碰硬,在全面从严治党上敢于动硬,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上敢于针锋相对。在当前中美贸易摩擦中,我们有理有利有节明确提出了“不想打,不怕打,必要时不得不打”以及“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这充分彰显了我党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挑战面前不退缩,不拿原则做交易,不在任何压力下吞下损害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苦果的伟大斗争精神。这种“伟大斗争”贯穿在其他“三个伟大”之中,是顺利实现其他“三个伟大”而必须具备的精神面貌!

总之,新中国70多年来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经验丰富而珍贵。它们的取得,得益于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其中,党的领导永远是第一位的。这对于我们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极其重大的指导意义,需要我们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