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工作

焦作市“党群联心、服务联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更新时间:2021/5/31 15:29:44    来源:科研管理部    作者:李国伟     点击数:



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一项重要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焦作市认真落实中央、省委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要求,坚持以党的建设为统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精准服务为纽带,鼓励基层党组织大胆探索基层治理模式,形成了焦作市“党建综合体”、解放区“334”楼院协商治理模式、山阳区党群“360”工作法、武陟县“五创三治”工作体系等基层治理新模式,推动形成党建引领、群众参与、社会协同、共建共享的“党群联心、服务联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格局,确保了我市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焦作市“党群联心、服务联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模式,对于各地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经验与启示。

一、完善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的基层治理体系

《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指出,要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领导,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焦作市非常重视构建科学有序高效的基层治理体系,从纵向上看,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从横向上看,党组织、自治组织、居民、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协调合力。居于基层治理体系核心的是各级党组织。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是抓好基层治理的前提和基础,焦作市探索建立市县乡三级书记列席基层党组织民主评议会制度,在全省率先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在全市探索开展党建综合体建设,创建“焦作党建e家”云平台,通过“支书擂台”“驻村扶贫尖兵”评选等形式提高基层骨干队伍能力等,切实提升了各级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1、充分发挥党组织核心引领作用。牢固树立“一盘棋”理念,切实加强各级各类党组织的纵向联动、横向协作,凝聚起引领基层治理的强大党建合力。积极创新工作机制,探索采取党建联盟、大党(工)委、联席会议等形式,加强各级党组织力量的整合。支持基层党组织围绕基层治理目标任务,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当好基层治理的“领路人”和“主心骨”。鼓励基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群众自组织和辖区机关等各类党组织发挥各自优势,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构建形成以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为骨干,职能部门、驻地单位等其他各类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格局。

2、在农村要建立完善以村党组织为核心,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和村民理事会“三会”互补共促的“1+3”治理架构。发挥村规民约、公序良俗在农村基层治理中的规范和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广大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积极性。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以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为骨干,因村制宜组建志愿者协会、道德评议会、乡贤议事会、禁毒禁赌会、平安守望岗,以及“酷走队”、“秧歌队”等,形成“一核多元”的组织体系,引导群众在自治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3、在城市社区要形成以党组织为核心的社区党群共同体。坚持共建共治共享,通过区域统筹、条块协同、党群联动,精准对接部门之间、党群之间的利益契合点和兴趣连接点,形成以党组织为核心的社区党群共同体。树牢区域化理念,社区“大党委”积极整合驻区机关单位、各类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资源和力量,吸纳业主委员会、党群议事会等群众组织参与,构建区域内党组织和群众组织、党员和群众共同参与的党群联动工作格局。

二、构建以服务群众为导向的基层治理平台

《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指出,要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治理平台,更好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持续减轻基层负担。

焦作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站稳群众立场,践行群众路线,关注群众需求,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建设和普及党建综合体,形成党建统领下的“百步”生活服务圈;每月固定一天开展“党群联心日”活动,广泛收集民情民意,集中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以党群议事会为桥梁,党组织、党员和群众一起,围绕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群众点单、党员接单、组织派单,构建起党组织、党员、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等等,切实提升了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将基层管理迫切需要且能有效承接的审批、服务、执法等权限下放乡镇(街道),重点扩大在农业发展、环境保护、公共安全、防灾减灾、扶贫济困等方面的服务管理权限。依法赋予乡镇(街道)规划参与权、综合管理权、区域内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的建议权,县(市、区)职能部门派驻街道机构负责人的考核考察和选拔任用,须征求乡镇(街道)党(工)委意见。制定乡镇(街道)权责清单,建立乡镇(街道)职责准入制度,清理不符合规定的“一票否决”考核和“属地管理”事项,切实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认真落实职务职级并行、基层工作补贴等政策,切实关心关爱基层干部身心健康。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走”的原则,给予乡镇和街道相应的人员、经费、技术等保障,让服务群众最直接、离群众最近的乡镇(街道)、村(社区)获得更多为群众服务的资源、权限、途径。

2、不断优化党建综合体建设的服务功能。以聚资源、聚服务、聚人气、聚民心、促发展为出发点,在群众生活比较集中的区域,以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核心,聚集便民服务、文体娱乐、卫生医疗、平安综治、议事协调等功能,建设农村(社区)党建综合体,形成党建统领下的“百步便民服务圈”。不断优化党建综合体服务功能,围绕便民惠民,推动县级政务事项“上网上线”,实现村内网上直接办理,用智能化手段下沉服务,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发挥党建综合体的“聚集效应”,把党建综合体作为党员发挥作用和群众议事的主阵地,不断健全党员群众参与机制,增强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

3、不断提升网格化管理的精准服务水平。对党建、综治、城管、公安等各项工作进行有效统筹,整合成为基层治理“一张网”,推动服务、管理、资源、力量向网格集聚,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快速反应、精准落实、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建设以网格长、专兼职网格员、网格志愿者为主体的全科网格员队伍,通过制定工作制度,提高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不断激发内生动力,充实基层服务群众的工作力量。提供网格代办服务,重点关爱特殊人群,帮助代买代购、代办日常事务,使群众切身感受到党的温情关怀。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的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实现信息无遗漏、民情底数清、管理全方位、服务无盲区,真正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三、提升以三治融合为关键的基层治理能力

《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指出,要加强基层政权治理能力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

焦作市深化和拓展农村“四议两公开”和社区“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不断完善党领导下的基层民主自治机制;实施“三上三下”工作法,让群众事群众议、群众事群众定、群众事群众办;通过“六步议事”程序,小区事务干什么、怎么干、干成什么样,都让群众说了算;建立健全访调诉调专调“三调对接”、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以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百姓文化超市、村史馆等为载体,充分发挥德治教化功能,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以五类示范村创建为载体,以实现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为目标,农村干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显著提升,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1、支持引导群众自治。突出居民群众在基层治理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为了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引领群众,不断拓展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途径和方式。深化和拓展农村“四议两公开”和社区“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在村“两委”的领导下,规范村级事务管理,建立村规民约,推行“周六议事”“六必到、六必帮”、每月集中理财日等工作制度,注重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凝聚群众共识、汇聚群众智慧。创新协商议事形式和活动载体,规范健全村(居)民会议、村(居)民代表会议制度等各类协商议事机制,不断总结完善紧贴基层实际、便于群众接受的基层民主实现形式。加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治化、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等在基层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建立“两代表一委员”定期联系村(社区)制度,探索民主协商同基层治理相结合的新形式。

2、构建平安法治环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三调对接、四级联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作用,从基层源头化解调处各类矛盾纠纷。推动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实体化运作,整合部门资源力量,统筹发挥矛盾纠纷化解、社会治安防控、基层治理创新、服务人民群众等职能作用,提升基层治理实效。深化依法治理,聘请职业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开展普法宣讲,依法化解村民纠纷,提高村务管理的法治化水平。加强治安防范,配合一村一警、平安守望岗等制度落实,组建治安巡逻队伍,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完善人人尽责、人人参与的平安共建机制,积极引导群众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防灾减灾救灾等基层治理各项工作,共同营造安居乐业的治理环境,不断提升基层群众的安全感。

3、营造文明和谐新风。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作用,打造融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平台。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种形式宣传时代楷模、道德模范、好人好事等群众身边人、身边事,弘扬正能量,倡树新风尚。强化价值引领,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引导群众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好婆婆、好媳妇”“孝悌之星”“美丽庭院”等评选活动,以好家风促进乡风文明。持续加强廉洁村居建设,不断加大廉洁文化宣传力度,营造风清气正、崇廉尚洁的良好氛围。实施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持续推动“百姓文化超市”惠民工程,开展乡村文化振兴示范村创建,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作。支持因地制宜建立乡史馆、村史馆和社区陈列馆,不断提升基层群众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四、构建常态化管理和应急管理动态衔接的基层治理机制

《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指出,要构建常态化管理和应急管理动态衔接的基层治理机制,统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和管理服务工作。

2020年春节,一场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扰乱了所有人的生活。疫情防控期间,焦作市为协助社区防疫,尤其是“三无”楼院(无物业管理、无主管部门、无人防物防),市、县两级抽调8467名机关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参与社区防控,将社区按居民小区、楼栋细划为若干基本治理单元,建立网格,成立了小区临时党支部、楼栋党小组,明确了楼栋党员中心户,由党员分包网格,对辖区居民情况进行地毯式摸排。迅速构建了以党组织和党员为主体的全方位网格化管理体系,实现党的组织全覆盖和工作全覆盖,将党组织的领导力、引领力、组织力、号召力延伸到基层治理最末端,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做法,实现了党的组织体系与基层治理体系的深度融合,为基层治理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积累了经验。此外,在疫情防控期间,焦作市注重应用“钉钉办公”“云视讯”“对讲机”“中原智慧社区”“无人机监控”等技术手段和工作方法,较好地实现了即时沟通、综合协调、上下联动,为广泛发动群众、建立坚强防线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些做法和探索,为我们做好基层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鉴。

1、做好基层应急管理工作,要以“居安思危、预防为主”为指导方针,重点是做好“一案三制”,即应急预案、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法制建设。要完善基层应急预案体系,扩大应急预案覆盖面,所有街道、乡镇、社区、村庄和各类企事业单位都要完成应急预案编制工作。要建立健全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县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乡级人民政府、居委会、村委会、基层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全面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和应对工作。要加强基层综合应急队伍建设,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要组织基层警务人员、医务人员、民兵、预备役人员、物业保安、企事业单位应急队伍和志愿者等,建立基层应急队伍;居(村)委会和各类企事业单位可根据有关要求和实际情况,做好应急队伍组建工作。要加快基层应急保障能力建设,乡镇要搞好村镇规划,合理避让隐患区域,加强抗御本地区常发突发公共事件的基础设备、设施及避难场所建设,提高乡村自身防灾抗灾能力;城市社区要严格功能分区,特别是城中村、人口密集场所和工业区等高风险地区,要加强消防、避难场所、医疗卫生等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按要求配备应急器材;电信、天然气、自来水、电力、市政等主管部门或单位要加强公共设施抗灾和快速恢复能力建设,做好日常管理和巡查。要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政策,完善应急管理财政扶持政策,建立完善应急资源征收、征用补偿制度,研究制定保险、抚恤等政策措施,解决基层群众和综合应急队伍的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

2、当前重点要统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和管理服务工作相统一,做好应对“黑天鹅”“灰犀牛” 等各种社会风险应急预案与保障居民正常生产生活相统一。(“黑天鹅”指那些出乎意料发生的、小概率、高风险事件,一旦发生足以颠覆以往任何经验,具有不可预测性。“灰犀牛”指那些可以预见的、大概率发生的、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却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一旦爆发就不可收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基层地区要做到常态化管理有章可循、有人负责,应急管理预案在先、行动不乱,常态化管理与应急管理衔接有序、转换自如。

五、鼓励基层地区大胆探索创新治理模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焦作市认真落实中央、省委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要求,坚持以党的建设为统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精准服务为纽带,鼓励基层党组织大胆探索基层治理模式,形成了焦作市“党建综合体”、解放区“334”楼院协商治理模式、山阳区党群“360”工作法、武陟县“五创三治”工作体系等基层治理新模式,推动形成党建引领、群众参与、社会协同、共建共享的“党群联心、服务联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格局,确保了我市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基层治理既要兼顾国家治理的统一性,但更重要的是强调“地方性”,即必须在特定社会背景下因地制宜地探索治理模式。正因如此,在具体社会事务治理中,上级党委政府要放权让基层自行探索,而不能武断地直接“设计”,这样可以实现基层社会既规范有序又充满活力。基层地区(村、社区)要围绕基层治理的目标任务,坚持理念创新、方式创新、机制创新,探索构建适合本地区的运行更加高效、服务更加精准、体系更加健全的基层治理模式。